在大家的印象里,硕士和博士的生活是不是抬头找文献,低头写论文?错!除了发表学术论文,科大的学霸们还有这样的成绩:申请国家专利多项、多次参与国家级重大项目、参与阅兵等重大活动......这是这届优秀的硕士、博士毕业生交出的“硬核”成绩单。
在经过了四年的磨砺后,刘畅从学习上的“笨鸟”化身为学习标兵,以报考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气象海洋学院物理学专业。
在硕士研究生期间,其他学员都有着牢固的基础知识,跨专业却给他带来了难以想象的“阵痛期”。
“别人本科讲过的知识,我是第一次听,别人一遍可以理解的东西,我要加班加点反复揣摩。”
就靠着这股不甘落后的钻研劲,在硕士期间刘畅取得了很多不错的成绩。前不久,被空天科学学院录取,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两年多的时间,几乎每天都去教研室加班,事实证明努力是会有收获的,在我的学生生涯,从军事基础教育学院到气象海洋学院再到空天科学学院,学遍了海陆空三军,之后的日子我要重新出发,争取把学到的知识转变成献身国防的本领。”
刚成为研究生,欧阳昊常常早上七点钟就来到实验室开启激光器热机,八点去教室上课,下课后又马不停蹄赶往实验室,每天晚上十一点才能在宿舍看到他的影子。研二阶段,随着课程压力减小,欧阳昊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具体实验中。一般都是白天做实验、晚上分析数据,数据不理想,总结反思、第二天继续实验。“智商不够,努力来凑,如果996完不成任务那就只好8117啦!毕竟离实现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欧阳昊自我调侃道。
欧阳昊不是最聪明的,但却是他们年级中最努力的同学之一。他出色地完成了硕士阶段的学习,并且在博士申请考核中,如愿实现了目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未来的科研道路还很长,我一定会时刻保持这份韧劲,继续努力前行。”
“其实科研学习就和阅兵训练一样,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李昊刚到北京参与阅兵训练时,急迫地想提高队列水平,自己一个劲地加大强度,结果脚踝肿得非常厉害,差点没能坚持下来。每天高强度的训练容易造成身体劳损,于是他改变了自己的训练策略。每天适当地增加强度。“长期的一致性胜过短期的高强度。这是我在长达7个月的阅兵训练中领悟的道理,并且在学习与科研上也是如此。”李昊每天都会严格执行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完成每日计划后适当地休息。因为长期保持着良好的学习节奏,他干起科研来和阅兵训练一样出色。
在参与某班组项目时,很多问题都超出了他的研究范畴和假设条件,涉及到了大量远超专业背景的知识和技术。在团队老师的指导下,张雄涛和教研室的同学们从设计场景开始,一条一条研究问题,对着技术点一项一项啃,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基础系统搭建。系统搭建好了,但是使用效果却不够稳定理想。针对这一问题,他们一连2个月带着无人机、无人车到操场测试算法性能和系统稳定性,一遍一遍按照系统性能测试效果,反复修改。有时候晚上就着足球场的灯光进行系统测试,有时候到银河广场测试调整,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反复修正,最后终于成功实现了多架无人机和无人车的协同。项目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在和校内团队进行交流演示时,得到了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在科技兴军信念的指引下,张雄涛和团队战友积极努力,持续推进项目成果迭代升级,以期为我军现代化改造贡献一份力量。
在攻博期间,赵旭浩参与了研究所多项国家级国防重点项目,负责了其中核心器件的研制。在某高功率微波系统的研制期间,他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连续奋战多个昼夜,吃在实验室,睡在实验室,终于攻克了其中悬而未决的难题,使得所属项目得以顺利完成。这些学术成果的背后,是厚积薄发的坚毅,更是科研报国的初心。在高效完成科研任务之外,赵旭浩还能弹吉他会绘画,并始终坚持健身锻炼,三公里成绩11分30秒,引体向上20多个。
李翔城初入教研室时,完全是个实验“小白”。为了掌握实验操作,他长期泡在实验室,每天三点一线,六年来,几乎天天如此。经过六年时间在实验室埋头苦干,终于成为了实验室的操作小能手。由于硕士课题是研究多孔结构的缓冲吸能特性,博士课题如果继续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李翔城觉得难以再出成绩。形象点说,如果硕士课题是吃肉的话,博士课题只能啃骨头了,因此博士开题前一周,研究方向还悬而未决。但导师还是建议他继续“啃”这块“硬骨头”。疫情期间,李翔城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每天学习时间至少15小时,总结了前期实验的工作及存在的问题,及时与课题组老师沟通,终于在返校前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初稿,并完成了多篇小论文投稿。
在博士的头两年里,夏靖远的研究并不顺利。为了解决令他头痛的难题,他和一众同学组织了一个每两周定期进行的学术交流小组,分享自己的研究内容,读前沿的文章,探讨可行的研究方向。在这个过程里,夏靖远完成了初步的知识储备并搭建了自己研究方向上的核心理论框架。在和导师的交流中,坚定地确立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并通过网络公开课程,自学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和编程技术。从第三年开始,通过与身边几位优秀的同学一起交流讨论,合作创新,探索了一个非常具有深入研究价值的科研新方向,完成了多篇期刊文章。
“在困境中主动探索,推着自己去开创新局面,是我读博以来最深的感受。困难一直都在,而且会不断出现。科学研究也绝不是闭门造车,和身边的人广泛交流学习,哪怕他人研究内容与自己的有些差别,也能对自己的思维启发,工作推进,起到意想不到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