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你感觉快要窒息,坚持一下,不久你就会感觉到重生。”跑过马拉松的人这样告诉我。我没跑过马拉松,但我也有过这样的感觉,那是高中三年带给我的最真实的感觉。
记得才进入高中的时候,大家都卯足了劲,互探深浅。我也是,什么都想和别人比一比。有一次和同学聊跑步,我说我可以在3分钟内跑完800米,大家都不信。我至今还记得那天,操场上的我垂头丧气地耷拉着脑袋,拖着灌铅一样的腿,事实证明,我确实是在吹牛。
可能就是单纯的不服输,那晚我又来到操场,然而确实达不到目标。从那以后,我不断地去操场上挑战,竟然渐渐喜欢上了跑步的感觉。
我读的高中是寄宿制学校,那段日子简直就是煎熬。没有手机,没有游戏,没有自由。有的只是一套套崭新的试卷,一本本写不完的习题,和一节节又困又长的课。每天就是宿舍—食堂—寝室三点一线的生活。对了,还有操场。跑步我一直都在坚持。
我就这样跑进了高三。班主任说我们必须善于利用时间,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费。同学们使劲地刷题,背记知识点,整个教室充满了冲刺的氛围。第一次模拟测试,我从八十多的年级排名一下子掉到了二百多。这让本就紧张的心态更加不安。那天晚上,我冲进操场里,用尽全力跑着,昏暗的灯光照射着攒动的人流,每个人都在尽力地迈着双腿,但最终能坚持到最后的,又有多少呢?
只剩下最后一百天冲刺了,我们的排名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原先名不见经传的同学杀进了第一梯队,也有很多同学被挤了下去。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紧张感简直要压垮每一个奋力前冲的人。我梦想能够在短短一百天里冲进那所刻着五角星的大学。但看来似乎有点难,因为我的排名只在重本边缘。可我不想放弃。对于马拉松选手来说,越是临近终点,就越不该放慢速度。若是在这个时候停下来,那前面的努力岂不就是白费了。
后来的日子越来越单一,越来越无聊。老师干脆也不讲课了,就把各种各样的试题发下来给我们做。从各省历年的高考试卷,到各种出版社的押题卷,甚至把上世纪的题都翻找出来。我们就像移山的愚公,面对太行山一般的习题,拼命在知识的岩地上挖掘。那是我人生中迄今为止最勤奋的阶段。只要遇到不会的题,立马翻出错题本,把它连答案一起抄进去。一节课可以写三四道错题,一天就在紧张的刷题和改错中过去了。
高考真正来临的时候反而不紧张了。还记得那个夏日,树影摇曳,宁静的考场只有蝉鸣声。我第一次觉得考试竟如此安静祥和,整个人全身心投入到做题的状态中。当最后一堂考试的钟声响起的时候,我知道,这段长跑,终于结束了。
八月,天气晴朗,长沙的太阳似乎更热情,给我这个异地客一个温暖的怀抱。我迫不及待地来到科大三号院,看着威严的陈赓大将雕像,我肃然起敬。科大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跟想象中一样。
长达三年的长跑结束了,四年的大学生活也就此展开。未来的挑战依旧很多,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可以登上终点的领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