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斌的书架上摆放着很多荣誉证书,放在最中央的是“我最喜爱的老师”荣誉证书。“这是孩子们给我颁的奖,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奖项。”他笑着说。
刘继斌是电子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他坚守教学科研一线,主讲了“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波工程”等4门本科、研究生课程,其负责的“电磁场与电磁波”被评为湖南省一流线下课程,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电磁专业课强调数理基础,有着“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说法。作为主讲教师,刘继斌仔细打磨教案,用心琢磨不同学员的特点,认真授课,耐心引导。
“00后思维活跃、富有创意,要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当老师的要多花心思才行。”刘继斌尝试在课件中加入更多年轻人喜欢的元素。课间课后,他还主动找学员交流,“把脉”学习进度。
在讲授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刘继斌还擅长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同学们都说刘老师的课程“既有理科的严谨,又有文科的温度”。令学员黄瑞祺印象最深的是一次“电磁波原理与应用”讲座,刘继斌饱含情感地说:“电磁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电磁学与无线电技术发展的黄金百年,恰恰是中华民族百年苦难期、屈辱期……”刘继斌引用郁达夫在1936年写的《满江红》一词,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当时的“危急存亡之秋”,之后又描述了建国以来老一辈科学家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终于在无线电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创造今日“丰功伟绩”的历程,全场学员无不动容。
“作为导师,学员就是我的孩子,他们在校学习期间,我要把他们照顾好、教育好,我的老师就是这样做的。”全军优秀教师毛钧杰教授是刘继斌的博士导师,在毛教授的言传身教下,刘继斌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上”。一次毕业体能考核前,一名学员不慎受伤,加上英语成绩没达到保研条件,情绪低落。作为全程导师的刘继斌了解后,第一时间打电话安抚,亲自送他到医院检查,安排康复训练。在他的关心下,该学员渐渐恢复,不但顺利通过体能考核,还在全国研究生统一招考中取得了总分424分、数学147分的优异成绩。“在学员最需要的时候坚守在他们身边,就是为战育人。”刘继斌说。
作为教学科研团队的“领头雁”之一,刘继斌非常喜欢跟青年教员打交道。新教员初上讲台经验不足,“找刘教授一定帮忙”。作为“过来人”,刘继斌经常逐字逐句帮年轻教员推敲教案,点评表现并亲自上台示范,年轻教员“讲了一堂课”后又“听了两堂课”,授课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平时,刘继斌也经常找年轻教员请教代码,切磋公式,推敲思路,“他们总说以我为榜样在进步,但我却觉得自己始终是在追赶年轻人,生怕哪一天被他们落下了。”刘继斌笑着说。
在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间隙,刘继斌经常深入部队基层调查研究,并带领学生到一线实习,在实战检验下练就一双双发现问题的“火眼金睛”。在部队调研学习期间,他帮助培养电磁防护技术骨干,并结合院校研究的前沿成果,解决电磁干扰制约战斗力生成的实际问题,为部队培育输送更多的“电磁侦探”。
刘继斌说,从事电磁领域研究就意味着他这辈子都离不开麦克斯韦方程组了。就像求解麦克斯韦方程组获得宏观电磁学相关问题的答案一样,在锻造“电子铁军”方面也有一套“方程组”需要解答,求解出 “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的最优解,他一直在探索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