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大的光、铺天的浪、满头的汗。这是王俊海上33天里印象最深的一幕。
4米多高的海浪不停拍打着船帮,海水涌上甲板,队员们屏住呼吸拉紧牵引绳,绳索的一端,是2吨重的重力锚。由于海况恶劣,重力锚就像一个巨大的钟摆,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撞上船体,所有人用尽全力,十几个小时后,终于有惊无险地完成了布放。
“这个点耽误了,下个任务也会受影响,箭在弦上,等不了风平浪静。” 王俊说。2020年10月,澳门新葡平台网址8883气象海洋学院深海科研团队奉命执行某航次外业调查任务。33岁的王俊被任命为航次总指挥。
他口中的“团队”,在同行眼里,是经略海洋多年的“国字号”;可在团队成员眼中,他们更愿意称自己为一群“赶路人”。
“33天,他一分钟都不想浪费,简直要把我们榨干了。”同行队员朱家华这样“吐槽”王俊。
事实的确如此,翻开王俊的工作日程表,从前一日零点到次日五点,满满当当。半夜到站、凌晨扫海、连夜完成布放。久而久之,跟船出海的研究生刘泽玉有了一种感觉:“看着老师们忙碌的样子,仿佛在告诉你,快一点,再快一点。”
快一点,再快一点。不仅在海上,平日里,团队也是如此。
团队成员徐志明做完海试做湖试、做完湖试又来到了海上;王俊刚下船没几天,就参加某系统的水下试验,紧接着还要去往某岛礁执行科研值班任务。
快一点,再快一点。不仅是现在,近20年,团队一直如此。
● 2000年,团队完成国内首次某型设备海上试验,迈出走向海洋的第一步;
● 2010年,团队实现从关键技术向海上应用的跨越,捧回军队科技进步奖等诸多奖项;
● 2018年,团队完成国家多个前沿战略论证,吹响走向深蓝的号角……
这群从零起步的拓荒者,用满腔的热情和急促的脚步,一步步紧跟着国家和军队战略需求,将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逐渐变成现实。
“路该往哪赶?”科考船的指挥室内,船长陈修峰对着海图向航次首席科学家胡永明和总指挥王俊问道。
第一阶段作业完成后,接下来的两个作业站位一个在南一个在东。此时,气象预报南面已经有台风生成。
“哪怕是第一天上船的水手,都知道要绕着台风走。”可眼前的两个人却给出了与他相反的答案。
“我们有自己的数值预报团队,我们觉得台风对目标区域近期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如果南下得快,还可以赶在台风到来前完成任务。”胡永明解释道。
最终,航次领导组决定先南下再东进,结果和预料的一样,南下的航程和定点作业并未受到台风影响,整个过程异常顺利。
海浪翻滚
事实上,33天的海上航行,出现了4次台风。茫茫大海之上,团队抓住了每一个窗口期,在台风中“秀起了神操作”。走出安全区,在团队早已不是新鲜事。
团队的领军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君强之前一直致力于数值气象领域研究,如今却放弃已有的深厚积淀,向陌生的深海领域进军。他说,“这是国家的战略需求,为了这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把后半辈子搭进去也值得。”
王俊的研究生导师、航次首席科学家胡永明,搞了几十年的海洋研究,如今已经60岁的他一听到出海,仍然异常兴奋。“家里憋不出什么东西,还是要去海上,只有大风大浪才能检测系统效果。”
在老师们的影响下,王俊等一批“80后”也不断刷新着团队的科研记录——首次参加极地科考、首次航次深海调查……“要做就做之前没有做过的!”
“乘风破浪犹未尽,顺势而为波涛平;人定胜天聊自慰,一朝功成在人为。”下船前一天,王俊发了一条朋友圈。33天的经历,他感慨颇多。
一个人奋斗,是现象;一群人奋斗,就成了一种力量。
深海室主任朱敏清楚地记得2019年团队开学术年会时的情景。手下清一色小年轻,为了把氛围搞得更轻松一些,他特意选了一个周末,带着瓜子、饮料,甚至还准备了一些桌游和团建节目,没想到这帮年轻人“根本不买账”。
从早上八点开始,三个教研室主任拿着话筒轮番上阵,总结一年来的科研经验、分析攻关中遇到的各项问题,一个刚讲完,另一个就把话筒抢了过去。大家越聊越起劲,思想的火花越碰越激烈,索性取消了其他项目,讨论会一直开到晚上七点。
“说好的团建环节一个没搞,大家却都挺高兴,因为心聚到了一块。”朱敏说。从那以后,团队的氛围变得格外融洽,大家都达成了一个共识——那艘正朝着深海梦乘风破浪的航船,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