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一个人在密闭的房间内手持通信终端,卫星信号是无法穿过墙壁传输给他的。”电子对抗学院90后讲师林志向记者介绍着他的最新研究——“智能超表面技术”。在现代战场环境中,“空天地一体化系统”仿佛一张大网,林志就宛如“蜘蛛侠”,蹲守于大网之中,用数据仿真实现网络“越障”。
时间回到2016年,刚读博士的林志受其导师影响,一头扎进“空天地一体化系统”这条大河,越游越发现其乐无穷,一口气发了30余篇高水平论文。但随着水域越深,他感到阻力越大——传统的通信技术已无法满足未来网络多样化的通信需求,如何打破局限,再往前迈一步?在他苦思冥想之际,导师的话点醒了他:“跟随前沿,在学科交叉中寻找‘火花’。”
一天,他在看论文时了解到“智能超表面技术”,超材料,可编程!这两个词汇放在一起,瞬间吸引了他的注意,“如果将这项技术运用到自己研究的‘大网’中,应该大有潜力。”
他又一头扎进了全新的探索中,“当你真正找到了自己想做的,就一点也不觉得苦,整个人非常亢奋。”他这样形容自己的研究状态。因为刚调来学院,林志还承担着学员队干部的工作,于是“白天干活,晚上科研”成为他这一年的常态。夜晚,消弭了繁杂的事务,他打开电脑,沉心思考,办公室的灯光直到凌晨才熄灭。理论研究是需要坐冷板凳的,在这些漫漫长夜中,在无尽的建模、推导、编码、仿真过程中,一个个数据诞生了,实现网络“越障”仿佛指日可待。
然而,高山就矗立在眼前,如何寻找登顶路径,依旧困难重重。一次调试中,程序突然报错,他反复检查,始终没有找到原因。无解,那就索性归零。
林志重新返回电脑前,将已经跑了大半的程序抛开,从第一步开始,将已有的数学演算步步推导,在别人看来的“无用功”此时却帮了大忙。经过几周的缜密研究,他最终发现,原来是文献中的某个推导步骤出了错,错误纠正过来,问题迎刃而解。
“永远不要偷懒,不要迷信已发表的结果。”对林志来说,质疑和勤勉是做科研最基本的素养。“空天地一体化系统”对未来战场信息网络有着重大意义,正是因为明白这一点,他从不敢懈怠。
在一次算法的选择中,林志面临“两难”:一边是“不太费劲”的“万金油”算法,一边是“想破脑袋也不一定能想出来”的特别算法。前者虽然通用,但复杂度高、运算时间长,在现实的战场环境中并不适用。如果不是向着战斗力标准,就算论文发出来又有何意义?林志果断选择了后者。在这条人迹罕至的小径上,林志暗夜独行,凭着深厚的专业基础与广泛的交叉学科积累,终于曲径通幽,找到了光亮。研究成果被卫星领域的SCI顶刊录用,受到业内专家的广泛关注,被评为智能反射面技术在卫星通信领域的典型应用。
“如今,我的卫星信号已经可以‘越障’了。”林志高兴地说。他期待着有一天,研究成果落地开花,在战场上发挥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