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在超级计算机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希望你们总结经验,再接再厉,坚持以我为主,勇于自主创新,不断强化前沿技术研究,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
走进天河机房,黑色机柜整齐排成数行;高速运转的低沉嗡鸣持续发出;星星点点的负载指示灯不断闪烁,“天河二号”正在这里飞速运行着,而确保数据高效流转的就是高速互联通信系统。
回顾我国高性能计算发展的历史,始终伴随着西方国家对高速互联通信技术的封锁,因此,“天河二号”副总设计师、互联通信方向负责人肖立权坚定地选择了这一方向,一拼就是三十年。
2013年,是天河团队发展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年。当年6月,“天河二号”研制成功,再次登上世界超级计算机排行榜首,实现王者归来。
天河二号首次获得TOP500排行榜榜首证书
统帅的嘱托和鼓励,不仅是对“中国速度”的肯定,更是对“中国内涵”的期盼。团队成员没有自满和停歇,对核心器件进行国产化替代成为天河团队的科研主攻方向。
同年11月,习主席视察学校时,接见了学校科技创新团队代表。带着统帅的嘱托,肖立权和团队成员展开为期10个月的封闭式攻关。“天河二号”系统升级全面启动,目标直指实现完全自主可控。
新一轮攻关大幅提升了“天河二号”高速互联通信系统性能,使其达到当时国际商用互联系统的2倍,为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研制奠定了基础。
科研领域的竞争如同没有硝烟的战役:2014年,微软宣布完全停止Windows XP系统服务;2015年,美国商务部对天河团队在内的多家单位实施禁运,当时,我信息系统软硬件同时受制于人的问题彰显无遗。
“计算机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和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我们在一些关键技术和设备上受制于人的问题必须及早解决。”统帅的指示,就是团队努力的方向。科研人员又一次闻令而动,奔赴没有硝烟的战场。团队微电子方向负责人郭研究员就是核心芯片这个战位上的先锋。
芯片是制造业的核心技术,超级计算机所需的芯片就是“芯片皇冠上的明珠”。
为了摘取这颗“明珠”,郭研究员坚守了三十年,从反向设计起步,到正向设计前行;从架构设计,到前端验证,再到后端实现,一路过关斩将,奠定了“飞腾”芯片的国内领先地位。
2017年,“天河二号”系统升级完成,当时国内性能最高的4000余颗“飞腾”芯片安装于“天河二号”的心脏部位。
2019年1月,习主席作出重要批示:“你们做的工作很重要,是解决国家卡脖子的问题,希望你们进行技术创新,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飞腾”芯片不是孤军奋战,“麒麟”操作系统是它的最佳搭档。国产基础软件团队负责人谭郁松开玩笑说:“麒麟是中国传统的瑞兽,寓意吉祥和长寿,民间俗称‘四不像’。以它命名是希望系统能更好为国家和人民服务,最终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麒麟”起步于为超级计算机研制的服务器操作系统。诞生之初,团队将民通军专,风格混搭的它和国际主流操作系统一比较,发现了不少问题。一时间,网络上的质疑声此起彼伏,“花了那么多钱,就做了个四不像?”谭郁松心里清楚,只通过“麒麟”解决所有问题不现实,但必须要坚定不移走出第一步。
“麒麟”实现了国产操作系统“从0到1”的突破,但离“好用”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别人不用,我们自己先用。”从2011年开始,谭郁松带领团队成员,挨个学员队做工作,逐一帮助学员安装系统,先后有超过3万人次学生安装了“麒麟”桌面系统,适配了超过300多款各类笔记本终端和外接设备,完善了教学和办公相关应用生态,为后续大规模推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经过反复推广、试用、验证、升级,“麒麟”用户数量不断攀升,连续多年成为活跃用户量最多的国产操作系统。
成为国内第一只是第一步,要想赶超,必须争分夺秒急行军。多年来,团队“5+2”“白+黑”已成常态,通宵加班抓攻坚、长年出差搞服务也是家常便饭。
如今,“麒麟”操作系统已经成为我国安全等级最高、应用最广的国产操作系统,成功应用于各类国防装备研制、重点信息系统建设、党政业务办公以及电力、金融等关键行业。
近年来,基于“飞腾”CPU、“麒麟”操作系统的服务器、台式机、一体机、笔记本等系列整机产品,成功在国家和军队自主信息系统建设关键领域得到规模化应用,为实现我国我军信息系统自主可控、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团队秉承“科技兴军、舍我其谁”的精神,正向着崭新的“中国速度”“中国内涵”再出发、再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