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清晨,一阵阵轰响划破山谷的宁静,硝烟四起,战火弥漫,北部战区一场检验评估部队作战能力的实战演练拉开战幕。
“出动无人机侦察!”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侦察无人机迅速起飞,有人-无人协同作战系统开启,一张无形的动态网络瞬间铺开。在有“系统枢纽”之称的手持自组网电台的“指引”下,特战小队与无人系统展开高效协同,无人机和官兵的随身摄像装备忙而不乱地运用战场摄像、定时定位、地理勘测等多维手段获取目标情报,战场态势信息第一时间进入官兵手臂上的手持终端和指挥所的指挥系统,实现按需共享,战场上的官兵如同装上了随身携带的“千里眼”。
指挥方舱内的方寸荧屏上,敌我双方兵力分布、作战行动进程、目标实时图像等信息“一切尽在掌握”,指挥员正在精心指挥作战行动,组织“调兵遣将”。
看到战场环境尽收眼底,考核专家组感慨万千,不久前的两场演练略显“尴尬”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在场官兵对目标及己方动态都一无所知,指挥人员在战场前也是“判断基本靠猜、通信**”。演练结束,硝烟散去,行动是否按计划执行、协同配合水平怎么样等都无从评判。
“你们所做的就是我们想要的!”考核评估结束后,考核专家组连连竖起大拇指。智能科学学院某研究所教员王楠长舒一口气,脑海中又浮现出团队为部队提供“科大智慧”的一幕幕场景。
两周前的一天,像往常一样,王楠和团队成员正忙着系统调试,一通来自一线部队的求助电话响起,原来,他们在演练中发现,以往官兵携带的作战系统操作复杂,不符合实战需求,对方也急需解开“心头难”。
“部队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放下电话,王楠和团队成员来不及收拾行装,匆匆登上前往演练场的列车。
地处荒凉山头的演练场、不停在身边轰响的狙击榴弹发射器和迫击炮声、时不时从头顶飞过的石子……“还没跨进演练场,我就感受到了浓浓的实战味儿。”团队成员何科延感慨道。
“战场”即“考场”。从早晨7点开始配合演练、教官兵使用系统,到凌晨2点还在进行系统升级、软件更新,一个多星期里,团队成员每天鏖战17、8个小时,成功解决了以往传输图像时的卡顿问题,让数据能通过系统“一键”直达末端,为圆满完成检验评估吃下了“定心丸”。
“战场环境复杂,如果系统控制能更加简化,只需在‘智能指控终端’的屏幕上一点,无人机就能自动飞到指定位置该多好!”收到需求,团队成员立即响应,更改软件、优化系统、反复测试……两三天后,问题顺利解决。
可是,战场没有固定套路,不可能按照“剧本”来演。在最终演练评估的前一天,部队临时更改方案,原本预留的装系统、穿装备的时间被挤压得所剩无几。在实际演练中,团队又意外发现图像不够稳定,一番紧张排查后,发现是摄像头接口松动导致画面无法传回。
“千万不能忽视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战场上,它就很可能导致局势‘翻盘’。”为确保万无一失,他们把连接线在官兵的作战背心上多穿了几下,以防做动作时掉落而影响作战。
作为一家在任务规划上拥有30年丰富经验和国内领先水平的团队,王楠和团队不是在想办法让系统好用、管用、实用,就是在送系统下部队的路上。
多年来,在频繁深入一线部队调研跟训中,基层官兵的诉求和一线部队的需求不断加进团队成员案头的笔记本:战场感知能力弱、通信与协同困难,只能靠固话机沟通喊话……团队针对问题立即响应,力求让高大上的技术融入实打实的战场。2018年,团队自主创新研制出有人-无人协同作战系统,这一首创成果就是无人作战力量“大脑”的雏形,如今,在部队需求的不断升级下,它已更新至8.0版本,“技术更新不设上限,只要部队需要。”王楠的语气坚定而自信。
“一次演习,多年受益;一场演习,多方受益。”演习已经结束,但思考和复盘却远未停止——
在团队成员眼中,每一个课题都因战场需求而设置,每一个难题的解决都能助力战斗力提升。“基层官兵是战斗力建设的主体,他们最清楚战斗力建设的痛点、堵点在哪儿。”因此,我们研制的系统,只有时刻想着提升“含战量”,帮助特战队员提升战场“触觉”,才能保证指挥员稳坐“中军帐”。
“无人作战力量已经成为部队新质战斗力的一把‘尖刀’。今后我们将推出更加丰富的无人作战体系,为瞄准战场谋打赢不懈努力。”他们的脚步,一往无前,坚定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