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复兴路9号,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前,“领航强军向复兴——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的展览造型巍然矗立。在“科技强军”展览版块,由智能科学学院无人作战系统科技创新团队研制的“沙漠苍狼”智能无人车,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参观。两个月前,这款装备在某演习任务中大显身手,广受官兵好评。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加快无人智能作战力量发展。近十年来,从茫茫雪原到千里戈壁,从西南边陲到深海大洋,团队瞄准军事智能领域,锤炼出一支钻战研战先锋队。
央视报道无人车搜寻过程
“神舟十三号飞船归航,能否请你们的无人车参与地面搜救任务?”今年2月,团队接到地面搜救任务后,成员刘大学和李峻翔在元宵节当日即启程前往西北戈壁,这种“随时响应、千里奔赴”已成为团队成员的日常标配。
“被国家和军队需要就是对我们科研工作的最大褒奖。”每一次出发前,刘大学留给家人的“请假条”几乎一致。“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打造无人装备智能领域的国家队”成为每位团队成员使命必达的责任担当。
“实时获取返回舱落地实况景象,是判断返回舱返回状态的重要依据,高速机动、动态捕获、自主跟踪成为本次任务的关键。”到达西北戈壁滩之后,团队很快达成共识,他们根据东风着陆场的地形特点,从“自研武器库”中对比分析了多款车型。最终,6轮300马力的无人驾驶“猛士”在各项指标中脱颖而出,这款原本定位于纵深穿插和自主射击的无人车有了新舞台。
搜索队伍合影
面对搜救任务和作战任务的差异,团队必须在一个月内完成快速改装。要让无人车具备“鹰的眼睛、豹的速度、熊的力量、狼的耳朵”,就需要机械制造、自动控制、机器视觉、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相辅相成。庆幸的是,团队在10年前就已在综合研究领域布局深耕,提供了充足的力量保障改造。在演训场外围建立无人车调试基地,设备标定、通讯模块测试、引导数据加载等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恢复车辆自主功能、配备车辆遥控装置、安装侦查设备器件……30余项任务清单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备注和完成时限。
“目标捕获,自主机动,数据采集正常……”4月16日,作为唯一一辆允许出现在飞船着陆核心区的车辆,无人车依托高度智能模式,圆满完成保障任务。通过央视直播画面看到喷印着校徽的无人车,科大人的“朋友圈”再次沸腾了起来……
同一时间,3000多公里外的福建某演训场,一份高水平演训方案正悄然生成。该团队的另一支小分队领受了一项“硬核”任务——参与某大项年度实兵对抗演练。
相晓嘉研究员和团队成员
演习任务规划会议上,相晓嘉研究员和团队成员谋划着让自研装备上战场“遛一遛”,一股脑提出了近10条意见建议。带着“新鲜味儿”和“科技味儿”的思路引得部队指挥员高度评价:“这才是科技练兵该有的样子!”
6月,福建沿海某任务区域,咸湿的海风裹挟着热浪汹涌而来,团队王祥科教授正带领骨干加紧准备演训,根据指挥部要求,无人机群将从多个点位起飞并自主完成侦测、态势感知及临机指令。
王祥科教授(右一)现场指导完善程序
从博士留校到成为博导,王祥科在无人机领域已深耕10余年,打这样的“硬仗”已有40余场。这一次,他依旧选择冲锋在前。
“现在各类无人机系统大量出现,无人作战正在深刻改变战争面貌。”习主席的指示,鞭策着团队加快无人机蜂群技战术创新。团队成员马兆伟讲师需要在沿海某预设点位起降无人机群。为了更加贴近实战,所有无人机将采取现场装配形式,这无疑是一次艰巨的挑战。
“这里的海滩别说度假了,人站着都困难。”刚到任务点位,马兆伟就被乱石嶙峋的“野海滩”刷新了认知,地形复杂,连块像样的起飞平台都很难找到,考虑到组装机器时还需避开强风阵雨,马兆伟只能带领队员从搭设钢管、清理碎石等基础工作做起。
在强紫外线照射下,大家的皮肤被晒得不知脱了多少层皮,变得黝黑发亮;负责在海上起飞无人机编队的团队成员赵述龙,为了克服“天旋地转”的晕船反应,几乎是带着呕吐袋坚持完成的海试任务。
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在每日的任务碰头会上,团队成员一心扑在无人机应对海上极端天气和演练对抗环境时的生存及完成任务能力研究上。如何防止导航诱骗、如何对抗通信干扰……一个个实战化问题在研讨中得到有效应对,针对复杂海况和恶劣自然条件,团队甚至重新编写了一套抗强风集群程序。
演习当天,受外围台风影响,天空突降大雨。“军人的字典里没有退缩。”随着指挥部一声令下,多点位无人集群在狂风暴雨中升空,超标准完成各项任务,为极端条件下装备使用留下了重要数据资料。一同奔赴演训场的“沙漠苍狼”智能无人车则依托自主避障、智能伴随、察打一体等诸多功能,成为士兵突击的明星装备。
全程历时50余天、先后参加多轮合练、飞行近300余架次,这是团队交出的参训答卷;完全自主起飞、自动侦测识别、快速突防打击,这是团队交出的装备升级答卷。在通向未来战场的道路上,团队致力于探索军事前沿科技,用敢闯敢拼的姿态书写着自己的答案。
以无人机、无人车为代表的无人作战装备逐渐在军事应用中崭露头角,战争在对抗重心、对抗机制、对抗空间上呈现出新的特点,相应的制胜观念、制胜要素、制胜方式也在发生重大变化。
与此同时,无人研究领域也变得“热闹”起来。有兄弟单位的跨界融合,有地方企业的布局介入,更有强敌对手的实战运用,有人曾问上一任所长洪华杰:“这个团队能不能引领趋势潮流?”
“没有一劳永逸的科研,必须赶在对手前面!”团队立下军令状。
河北井陉的古战场遗址竖立着一块红色石碑,记录着2000多年前“背水一战”的著名战例。从小就对家乡这段故事耳熟能详的年轻教员陈浩,怀揣着背水一战的勇气与坚定投入看似枯燥寂寞的科研攻关中。“战争的智能化特征日益显现,逼着我们不断创新。”不久前,他的毕业论文被中国指挥控制学会评为优秀博士论文。
“只为胜利、绝不自满”的科研追求早已融入团队的精神血脉。
喻煌超至今仍记得坐进“胖妞”机舱时的心动。去年刚刚参加完中俄联合军演,作为出色完成任务的“嘉奖”,部队派出“运-20”帮助团队将无人机群运回长沙。宽大的机舱里,装备整齐排列、信号灯不时闪烁,喻煌超的思绪随着漫漫征途一块拉长:“这么快捷方便的运输能否让无人机蜂群直抵战场?”紧贴实战的思考立即得到团队认可,一项适应快速部署要求的新型号集群无人机正在孕育。
团队成员贺光在喀拉昆仑高原
料峭的寒风如冰刀一样刮得人脸上生疼,目之所及都是茫茫雪山,当亲眼看到喀拉昆仑高原河谷崖壁上“大好河山,寸土不让”八个大字时,团队成员贺光眼角湿润。因代职工作需要,去年,他主动申请来到边防连队,了解部队对无人装备的运用需求。近一年时间,他不仅梳理了高原山谷环境下无人装备运用的难点,还手把手教战士们操作配发的高科技装备,编写了手册指南,发掘装备“隐藏技能”。如今,他正在从事一项研究,以专门提升无人装备高海拔运用能力。
凌晨的长沙校区一号院,丝丝凉意袭来,团队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结束了一天的科研攻关,相晓嘉走出办公楼,步履匆匆的他正在脑中畅想着10年、20 年后的智能无人作战技术发展前景,教研人员研战谋胜的脚步仍在延续……
智能科学学院政治委员贾晓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无人智能作战力量发展”。面对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学院无人作战系统科技创新团队聚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潜心研发无人作战装备,急部队所急、谋打赢所需,取得了一批原创性科研成果。作为一支矢志成为智能无人作战研究“国家队”的年轻团队,要牢固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思想,始终瞄准世界军事科技前沿和国家、军队重大战略需求,更多地承担起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重任,开拓创新,勇攀高峰,加快科学技术向战斗力转化生成,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