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揭榜”,我校计算机学院编写的《计算机体系结构(第2版)》赫然在列,荣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高等教育类)一等奖。
自1996年以来,这本教材曾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02年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而这次又获得了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一等奖,这本全国100多所高校的计算机学院所使用的教材更有名了。
“第一版是我的老师李勇教授在1988年写的。”谈及这本书的历史,王志英教授拿出纸和笔,画出了从1988年到现在的教材发展脉络。
1996年初,在国外访学一年的张晨曦教授带回了一批教材,其中包含一本《计算机体系结构:量化分析方法(第2版)》。“这本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都是当时最新的,而当时我们所使用的是1988年出版的教材,里面的内容明显落伍。”更新教材是必然选择,大家决定成立教材编写组,首先要消化吸收好英文的教材。
“当时进展比较慢,教材组五个人,三个人在做北斗。”从国外拿回来的教材,印刷错误较多,而且缺乏语言环境,导致很多专业术语无法准确翻译。与此同时,王志英教授作为“北斗一号”地面信息处理系统工程任务的总师,与教材组的另外两位老师共同参与定位系统研发,任务量很大。两项工作叠加在一起,张春元教授形容当时的工作状态是“大家忙得四脚朝天”。
“但那时候我们的精力非常充沛。”写书时,正是“北斗一号”立项、攻关阶段,由于没有专门的时间用来写教材,他们便用“1、3、5、7”来分隔时间——白天上课、指导学生、做项目、出差;凌晨1-3点写教材;3-5点备课;5-7点休息。这样的作息时间,他们坚持了两年。
“当年安排了很多研究生参加教材的编写。”为了培养编写教材的“接班人”,王志英教授安排了一批研究生翻译资料、画图、试读和校正,通过“实战化”培养,这批学生成为教学骨干和教材编撰专家。“我从读研究生开始就跟着王志英教授处理草图,这个经历一直持续到博士阶段。”作为本次获奖教材的第三作者,沈立教授回忆起当时的“收获”,很是感慨。
1999年,第二版教材出版,团队成员在保持初版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引入了出自科研成果的典型案例。
此后,他们不断改版,将我校最先进的科研成果融入教材,同时配套了实验教材、习题、教学课件和网络资源,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研发能力,成为计算机领域首选教材。
谈及这本书在全军培养人才中的作用,王志英教授指着自己的申报推荐评审表向记者介绍:“用这本教材培养出来的学生,到部队后,会有一种系统和全局的眼光。现在的战场是信息化战场,依靠超级计算机体系指挥全局,学完这本书的学生,更能看到体系结构中的问题。”说到激动处,王志英教授轻拍桌面,声音开始颤抖。
“学校就是我们的战场,通过高水平的科研和教学,促进高质量的教材编写,从而培养高成就的信息化人才,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和历史使命。”张春元教授表示这是他们教材建设计划的初心。
做成一件事很难,坚持不懈做一件事更难,但他们做到了,他们用30年铸就了这本经典著作。